陽光訊(記者 楊濤 通訊員 李濤)為探索“司法+市場監管”的知識產權訴前調解新模式,推進知識產權行政司法銜接機制落地,11月16日,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港務浐灞分局與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法院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協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暨首批知識產權調解案件移交啟動儀式,活動標志著“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正式建成了訴訟、仲裁、調解一體化的多元糾紛解決體系,進一步推動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的“一體化、專業化、法治化”。
活動現場,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港務浐灞分局與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法院共同簽訂了《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協作框架協議》,確立了包括共建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保護機制、共推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機制、共享知識產權資源信息、共營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共構聯合培訓機制、共組聯席辦公機制等多項合作事宜。
簽約儀式后,雙方共同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揭牌,并為特邀調解員頒發《聘書》?;顒幼詈?,由灞橋區法院國際港務區法庭向市市場監管局港浐分局知識產權管理科移交了首批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案件,調解工作正式啟動。
“‘司法+市場監管’新模式可以推進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市市場監管局港浐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剛介紹,通過“司法+市場監管”的糾紛調解新模式,建立知識產權行政訴前調解并予以司法確認的協作機制,可以在適宜通過調解方式處理的知識產權糾紛中,引導當事人自愿選擇糾紛解決方式。“此次知識產權訴前調解試點工作是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司法銜接機制落地的重要舉措,也必將提高我們區域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工作水平和處置能力。”
“灞橋區人民法院與市市場監管局港浐分局在‘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園先行先試,率先推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調處‘司法+市場監管’的新模式,是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司法銜接機制落地的重要舉措,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的重要部署要求。”灞橋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新軍表示,‘司法+市場監管’新模式將進一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開拓知識產權大保護、同保護事業新渠道、新路徑。
“今天‘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揭牌標志著示范區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正式建成了訴訟、仲裁、調解一體化的多元糾紛解決體系,在訴調對接模式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園辦主任薛羽桐表示,示范區以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灞橋區法院國際港務區法庭以及即將掛牌的自貿區法庭為依托,搭建起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兩級審判體系,將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法律服務。
為何需要“司法+市場監管”銜接機制落地?“在處理一些知識產權案件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專業知識是我們在處理傳統案件時沒有遇到的。”灞橋區法院國際港務區法庭負責人王守珍說:“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主體經營情況熟悉、信用監督體系完善,特別是在處理投訴舉報及調解工作中具備經驗,再結合灞橋區法院國際港務區法庭獨特的審判優勢和專業審判力量,將為優化營商環境、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們也將用這種方式為企業和權利人節約更多的成本,提高權利人維權的效率。”市市場監管局港浐分局知識產權管理科科長關昊楠表示,市市場監管局港浐分局將選派9名業務骨干作為首批調解員參加調解工作,啟動儀式結束后,這9名調解員將對首批移交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展開調解工作。
“知識產權保護及糾紛調解是商事法律服務的重要內容,采取行政部門參與訴前調解的方式,將司法審判陣地前移,率先推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調處“司法+市場監管”的新模式,將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的‘一體化、專業化、法治化’。”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翔表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的設立,將為 “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賦予新的功能,也將為構建全生態鏈的“一站式”國際商事法律服務保障體系貢獻力量。
編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