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傳來消息,《陜西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印發。“十四五”時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更加便捷,“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機構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基本建成縣(市、區)、鄉鎮(街道)、城鄉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制定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目錄,以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機構運營、社會工作和人員培訓等服務項目為重點,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以下統稱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開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推廣工作,建立完善長期護理保險政策體系以及護理需求認定、等級評定等標準體系和管理辦法,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基本保障項目。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改造對象范圍逐步擴大到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十四五”期間,實現完成5萬戶家庭的適老化改造目標任務。
建立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按照老年人能力與需求綜合評估標準,在全省范圍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評估結果作為老年人享受相關服務與補貼的重要依據。培育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機構和評估隊伍,加強能力建設和規范管理。依托金民系統,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建立困難老年人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機制,逐步實現“服務找人”。
完善城市養老服務網絡。建立“一縣區一院所、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區一站點”城市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在縣(市、區)建設以收治失能老年人為主,專業性較強的養老服務機構;在鄉鎮(街道)建設具備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供需對接、資源統籌等功能的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社區建設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站點),有效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支持物業企業發揮貼近住戶的優勢,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合作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共同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推廣“機構+社區”服務模式,發揮養老機構專業化優勢,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護理、精神慰藉、專業咨詢等服務。推廣“物業+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社區整合資源,圍繞更好的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居家養老服務需求,重點補齊農村、遠郊等助餐服務短板,建立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服務網絡。推廣“家政+養老”服務模式,引導家政企業將助潔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庭。“十四五”期間,每個市(區)至少有一所高職院校開展養老服務人才職業教育。
發展養老服務新業態。發揮養老服務跨區域的協同集群效應,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產業集團化、連鎖化、規?;?、品牌化創新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健康養老產業基地,帶動老年人旅游消費。充分發揮我省歷史文化、紅色旅游、生態康養等資源優勢,推動旅居示范縣(市、區)、機構(基地)建設,力爭半數以上縣(市、區)開展旅居養老,構建旅居互動聯盟。(記者 趙明)
編輯:媛媛